新闻动态

菜场书屋 | 第一轮菜场书屋美化活动圆满完成
访问次数: 1118 次   
发布时间: 2021-02-04






菜场美化活动作为菜场书屋项目活动之一于2020年11月中旬开始2021年1月24日,完成了对三个菜场,即花园、曲阳以及丰广菜场的美化改造。作为活动总结,我们面向同济大学设计师老师、参加菜场书屋项目的志愿者同学,于2021年1月26日晚,通过腾讯会议召开了活动总结会,旨在让大家有分享心得体会的平台。



01

美化成果展示


三位组长分别介绍了此次美化经历和成果:


花园菜场美化组长赵信信同学提到,通过与场主、菜场小朋友的交流,了解到他们的真实需求。在与设计师老师交流后获得一些改进建议,最终对菜场书屋书架进行替换,墙面粉刷以及在墙上安装了可折叠木桌和座椅,充分利用角落给小朋友提供了学习空间。


曲阳菜场美化组长陈思函同学说道,曲阳菜场与党建室连在一起,可改造空间较小,因此仅在墙面添置了白板,供小朋友使用;曲阳的书屋在二楼,位置较隐蔽,根据设计师老师的建议,志愿者们设计了海报放在一楼的入口处。除此以外,志愿者们还为书屋添置了移动书架,将摆放在一楼菜场。


丰广菜场美化组长何虹桥说道,书屋原本的情况基本良好,志愿者们主要做了墙面美化,布置了一面涂鸦墙。针对书籍内容,何虹桥表达书屋里的书籍并不适合小朋友阅读,建议添置少儿读物。




花园菜场改造成果





心得分享

02



花园菜场志愿者尹诗怡也表达了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感悟,表示在这次公益活动中收获很多。她认为在美化布置的环节中,不仅要传达图书的功能,更要传递人情味儿。在改造之前,需要充分听取摊主和小朋友对改造的意见,这样才能针对他们量身定制一个美化成果。在书籍内容方面,尹诗怡也建议在以后的菜场美化活动中,可以从书籍源头和书籍种类做一个更换。


华师大志愿者团队与丰广菜场书屋负责人合影










03

评价和思考



设计师老师也对改造成果做了简短的评价和思考。


姜昕设计师老师表达了对美化成果的赞赏,为同学们的贡献,各自的创意,以及付出实际行动给书屋带来的改变,感到可喜。设计师说道,美化并不是从自己出发去设想对方需要什么,而是脚踏实地和对方沟通交流,改造才是有实际效果的。


邓婷设计师老师看了改造成果后,感受到了同学们的用心,表示在有限时间和预算范围内已经做到了一个很不错的效果。设计师提到这三个菜场书屋各自的问题:花园的书屋很小,丰广的配套设施跟不上,曲阳的书屋位置隐蔽。花园菜场的志愿者同学按照小朋友阅读高度安排了折叠书桌,为用户量身打造了适合的角落;丰广菜场布置得温馨有趣;曲阳也解决了书屋隐蔽的问题。


李海旭设计师老师与大家分享了他关于意义方面的思考。他认为菜场书屋美化改造与建筑设计领域有相似之处。建筑设计大部分都是很宏大的,但也存在微更新,菜场书屋美化改造便是一种微更新。这种改造虽比较低效,但却提升了城市的精细化程度。以后城市中会越来越多地出现细节上的设计,为居民提升生活品质。菜场美化活动虽没有对整个虹口区环境带来改变,但是对于菜场身边人来说是具有很大意义的。


曲阳菜场墙面白板添置






04

画龙点睛


首先周洋老师解释道,为什么要服务这样一类人群?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我们所关注的,是这个城市里,为我们提供便利的外来人员。做外来务工人口的公益是艰难的,但是它的意义在于让这些本来远离文化的人去接近文化。在商业里讲究效率,但是不应该事事都讲效率。在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的时候,要放下已经被社会奉为天桥的效率观。同理,教育不应该讲效率。我们教育本身是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个项目对于同济大学学生而言,是在实现大学之道的机会。


说完有关效率和践行大学之道的问题以后,周洋老师展望未来,对未来如何进行文化推广进行了方法论的阐述。菜场美化在做到这个环节以后未来会怎么演变需要继续探索。周洋老师认为这个项目是在尝试,能不能真正通过陪伴和引领让更多人亲近文化、亲近阅读,这条路是崎岖的、坎坷的。如果能够通过这个项目让一些摊贩爱上阅读,那么是否未来就会多一点改变?多阅所追求的用阅读为教育搭桥,为文化点灯,为思想开门,指的是为原来没有文化生活的人点灯,做文化普及。大家现在所做的工作很重要的一点在于环境改善以后让他们能更愿意接触阅读,进而接触文化。


周老师说到,对于大学生而言,公益的交流培训最重要的不是实践证明,而是培养一种公益人格,关注这个社会没有被关注的角落,用我们的能量为他们赋能,菜场书屋项目给他们的赋能是带领摊主,让他们感受到阅读的美好、文化的美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