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10
////// 多阅马上六周年了,这篇周记也是一个开始,我们回顾六年来的那些人和事,今天说六年每年最最点亮我个人的朋友们。
15年多阅成立,除了苗苗阅读志愿者在做外,没钱没项目没人,尽管有创办投入的十万资金,但最大的问题是招人。你如何说服一个优秀同事加入一家办公室只有两平方,没有确定项目收入的机构?面试了很多人,一次次被拒绝,最后一位北师大硕士应届毕业的姑娘被我们理想打动,接受税前四千一个月的薪水加入多阅,成为我们的创始员工。
她竭尽所能,特别是最开始的一年几乎什么都干,十项全能。我无数次地感恩过,她是多阅最好的创始员工。她的名字叫张秀燕。尽管18年底秀燕离开了我们团队,但我一直把她作为我们的恩人与贵人。没有她,就没有多阅前三年的起步发展。她是那年最激励我的人。
16年,业务开始拓展,一片欣欣向荣,但那一年夏天我太太因为我放弃收入同时又精力上巨大消耗完全顾及不到家里人,家庭出现了十多年来最大的危机。这时是友情拯救了我,我们创始理事里的邢科科,朱漫等理事都给了我极大的支持。尤其是邢科科理事远在北京,但那段时间只要来上海都会和我交流很多他创业初期的困难,让我有了很大的心理支撑。那年经过深入沟通,也在时间上做了调整,年底守得月明,太太重新支持我的事业。也感恩太太在过去岁月里的包容与成全。
17年,我们年初刚刚接手一个街道图书馆,我派了两位伙伴负责,因为这是我们第一个和街道文化中心完全在一起协同的项目。两位同事又是应届,完全没有应对复杂生态的能力,而我四月份又出差很多。两位同事在很短时间里提出离职。当背负家庭反对压力,放弃新东方七千工资工作机会加入多阅表现又极其优秀的烨雯和我面谈时,我禁不住痛哭失声。这是多阅六年历史上我很少的痛哭时刻,自责情绪在那个五月压倒了一切。冯剑理事的几次关键对话帮到了我,他说“这些痛苦是必然面对的,任何企业都不可能不犯错,早经历晚经历都会经历,最关键的是从中的成长。”这是多阅第一次意识到业务环境本身是公益复杂性的一部分,以后每次进入新生态会去花极大的精力去理顺生态关系。
18年,多阅获得了公益大赛冠军,表面上看是风生水起。但实际上历史上最最困难的一年。幼儿园项目规模化的巨大开发压力,在业务压力下我自己时间上的分配不合理,团队建设跟不上业务的脚步,同时虽然获奖我们的公益干预框架实质上依然远没有成熟,理想主义团队看不到改变希望。内外交困下,那一年创始员工团队几乎全部先后离职。那年是我们的至暗时刻,我一整夜一整夜的失眠,对多阅的事业及自己的能力产生了巨大怀疑,头发掉了几乎三分之二。那年最大的星光来自青浦晨星幼儿园的张红玢园长。张园长报名我们的志愿者,同时提交了详细的个人资料,并主动添加了我的微信。一开始我并不知道她是晨星幼儿园园长,更不知道晨星幼儿园是青浦区乃至上海早期阅读最好的幼儿园,只是看到她二十年的学前教育背景想去拜访学习下。结果进入幼儿园才发现她是园长,同时第一次交流她就爽快地答应全力支持多阅的事业,在18、19年承担了我们所有流动儿童教师培训的师资派出。回想起来,确切地说,是在晨星幼儿园园长室张老师说“周洋,我认可你们的理想,我们全力支持你”时,我感受到来自上苍的那种神奇能量,让我内心重新燃起了奋斗的光芒。
19年,多阅最大的突破是家校阅读联盟的建立,华师大李家成教授以他深厚的教育理论实践认知,更重要的是谦谦君子与脚踏实地完美结合的无私付出,成就了我们这个最终联络起十七所流动儿童小学的家校阅读联盟。没有李老师的全情投入,没有他的无私成全,就没有多阅流动儿童阅读公益体系的重大突破。这个突破对我们不仅仅是行动上的,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相信最难的但正确的事情只要不断探索,就有可能实现。
20年夏天,长期支持多阅的复旦大学于海教授在一次中学生阅读活动前后和我进行了非常深入的对话,先生以棒喝般的点醒让我从自鸣得意的活动编排里看到认知的巨大不足,加深了对于阅读探索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那次谈话里先生反复提到的孔子教做明白的好人,中庸的五之,让我们多阅真阅读真改变真成长的价值体系最终和传统文化的大学之道在20年底彻底打通,这是我们最终改变中国的最大力量源泉。
表面上看我们多阅的六年探索是一条不停实践,不断创新,不断失败,又不断学习的公益迭代之路。但究其实质,是一条我们以阅读为桥梁,以改变为追求的“明明德”“致良知”之路。感谢真正帮助我们的人们,感谢他们的良知与明德。
经过2020年,我们愈发相信“真阅读,真改变,真成长”是我们的价值追求,也是我们一以贯之的道,是我们能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终极之锚、信心之源。
在所有层面,将真阅读真改变真成长一以贯之,报以岁月,我们必将让国家阅读,人民精神有巨大改变。
新春将至,推荐一本书,百家讲坛也有系列讲座,是郦波先生的《五百年来王阳明》。 今年是守仁先生提出致良知的整整五百周年。推广阅读,阅读不是目标,良知才是。感谢所有伙伴的努力,感谢所有的支持厚爱,祝大家新春快乐,在用阅读让中国致良知的路上,我们继续一起奋斗! >>> 本周推荐:《五百年来王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