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8
这周除了机构乡村阅读业务和流动儿童小学的讨论外,比较重要的行程是和北大上海校友会走访了镇江扬中市与南通如皋市两地乡村。
如皋离我家乡东台非常近,甚至方言都比较像,但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如皋。
南通是中国基础教育的明珠,而如皋又是南通县级市里最好的。这次来的任务是帮助徐师姐回家乡磨头镇建乡村书院出谋划策,所以在酒店里夜读了多本如皋文史的书籍。这才发现如皋文脉之深,有理学之宗胡瑗,也有才子李渔。但如皋的教育能如此发达,离不开一个人——沙元炳。他是一代乡贤,追随张謇在南通创办企业,实业兴邦,同时又大力发展教育、医疗与公益。他在如皋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公办师范与第一所公办小学。
如皋师范以“沉笃醇和”为校风,“真实”为校训,“贵全”为教学宗旨。我特别喜欢如师的校歌:
湉湉泮水,巍巍学宫,吾校位其东。
经义治事,安定遗风,体用贵兼通。
旧学沉沦,新知潮涌,两端执乎中。
奠定邦家,化育童蒙,责任在吾躬。
沙公奠定的基础在百年后转化为如皋人民的巨大福祉,如皋伙伴自豪的说,即使在乡镇的小学也保持着很高的教学品质,我们拜访的磨头镇每年都有本镇子弟考上名校。而以“承天责己”作为校训的磨头镇小学也已经107周岁了。
好的基础教育不是看一个地区最好的学校,而是看是不是让普通孩子有平等向上的可能。如皋做到了。期待徐师姐的乡村书院早日落成,也期待中国每一个县城都有如皋孩子的幸福。
本周推荐《张謇传》,张公与沙公百年前办的其实不是企业,而是用实业兴国的方式在南通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谱写了中国现代化普惠百姓的第一张蓝图。致敬!
本周推荐:《张謇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