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城市建设
荟书房
10月荟书房共计开展了11场活动,包括第十八期墨香书房《兰亭序》系列书法课程、观影荟《亲爱的》、《雪人奇缘》、阅享荟“卡夫卡的异变世界”、眼科义诊活动、催眠与减压、马赛克装饰艺术、亲子木偶剧《爱唱歌的狐狐》、高东生态园郊游、《色眼识人》讲座。
高行书香社区营造
10月,绿地科普书屋开展了3场绿地故事会,故事团队为社区的孩子们讲述绘本故事《建筑师的大创造》、《如果你坐得歪歪扭扭》、《礼物》。
阅心社区童书馆
阅心社区童书馆在国庆期间举办了小小艺术家和跳蚤市场活动;另外还开展了4场故事会,志愿者讲述了绘本故事《如果你坐得歪歪扭扭》、《100层的房子》、《地下100层的房子》、《Go away, big green monster》。
10月31日,阅心社区童书馆和芳菲国际儿童之家联合组织的“小鬼当家,寻宝大救援”万圣夜活动圆满结束。本次活动现场分为五个游戏区:欢乐表情包、“打破”不开心、忧伤拼图、悠悠球、爱的“爆爆”,小朋友们通关游戏集齐宝石后纷纷来到女巫兑换处获得了糖果和小礼品,一起度过了精彩的万圣节。
推荐阅读:
苗苗阅读
幼儿园版块
苗苗阅读幼儿园“阅读点亮童年”项目于2018年获得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和第一财经主办的“蓝天至爱计划·CSR在行动(企业社会责任)”冠军。幼儿园项目从“学生、教师、家长、书籍、阅读活动”五个方面入手,为流动儿童打造一个完整的阅读生态。
绘本阅读
苗苗阅读为12所幼儿园提供了120个书箱,4200本绘本。120个班级开展区角阅读活动,每天早上或者放学前,小朋友自由选择进入区角阅读绘本故事。
苏民、贝蓓、召楼和花朵等幼儿园每周开展一次绘本阅读活动。
阅读环境布置
花朵幼儿园、贝蓓幼儿园的志愿者绘本课
11月3日绘本《我不知道我是谁》示范课、培训
华师大薛红教授在花朵幼儿园为志愿者上了一节绘本示范课和培训课。
11月10志愿者绘本课
11月17日志愿者绘本课
小学版块
志愿者阅读课
秋天到了,意味着新学期在对假期的不舍与对日后的盼望中重新开始,学生重回校园,又将在课堂中度过TA们每日的大半时光。新一学期,苗苗阅读志愿者课项目继续在多所学校内扎根生长,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有许多新加入的志愿者出现在阅读课的课堂上。日前,志愿者阅读课正在上海民办塘湾小学、民办马桥小学,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课堂~
志愿者在塘湾小学授课
志愿者在马桥小学授课
教师培训
2021年8-10月,多阅通过线上采访老师和线下拜访学校收集到学校和老师目前最关注的培训话题--如何打造一场生动的语文课,如何通过课外阅读提升语文学习力等等,于是多阅关注老师们关注的话题,和扬州一阅全民阅读中心合作,请到多位专家进行一个为期四场的全方位的专业系统的通过课内外结合提高语文教学培训。
培训内容分为了四个模块与主题:
特邀专家介绍如下:
将近有80多名老师们踊跃报名参加, 10月第一场参与人数就达到近60人左右,培训结束后,老师们都翘起大拇指,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在第一场由岳乃红老师带来的《统编教材视野下的小学读写教学》,老师首先从一本文学作品说起,和我们分享了读写对于孩子的重要性。
然后岳老师和我们分享了统编教材的选文和写作的比例,让我们以宏观角度看到了现在人教版教材的编排和侧重点。
接着,岳老师分享了不同类型的文章,我们需要不同的阅读技巧和阅读侧重点,以及写作的培养思路。
联盟会议
10月27日,周老师与李晓文教授,周纪平老师一同先来到双江和桃苑小学,与双江小学的各年级语文老师们以及桃苑的不同学科老师们进行双减背景下随迁子女小学校园阅读调研与对话。
首先,我们邀请了校长和老师们进行分享。最后李教授给了我们精彩的点评和分享。
(桃苑小学校长在分享)
(李教授在双江小学分享中)
李教授发言稿:
我们看到双减下的确在布置功课等方面的确是不小的难度,但是任何困难本身也是一次机会。刚才有些老师的发言真的很不错,特别是将课内外结合,进行延伸阅读。
我想发表的观点是:
1. 根据有些老师反应的不能给家长布置任务,这会是个难点。我对此想表达:我们培养孩子,不要总是关注让家长陪,真正的陪是为了有一天不陪,在启蒙启发阶段的确需要家长的引领,但是更多我们是为了为让孩子早日独立的学习进行铺垫。
2. 许多老师将课内外阅读结合,对语文教材进行延伸阅读,这一点非常好。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行学科类整合,将阅读贯穿于所有学科中,而不是单独开展。那如何实现这个呢?我们就要依靠班队活动,比如我们设计一次有主题的班队活动,将语文,阅读,音乐,美术,思品课等学科全部结合。然后让孩子们以小组形式出现,设计小组任何和小组各成员角色,让孩子们自己选择小组角色,完成小组任务和目标。然后在台上进行小组表演,展示和分享。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不要以个人为表彰,而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PK和评选。这样做的好处是让一些普通学生也能有成就感,而不是都是好学生的天下。也让每个普通甚至学困生在小组中感觉到自己是有用的,因为他也会有适合他的角色。这样的班队活动不仅将各学科进行联系,而且提高了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团队合作精神,解决孩子们的心理问题,是很值得推荐的活动。
3.根据孩子们不同年龄段心理发展特点,在不同年龄要有针对性的阅读和语文教学。一年级,让孩子们看童话,通过童话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以及获取世界的大爱,即真善美。同时将音乐,绘画和语文结合,编礼貌规则等儿歌让孩子们诵读。同时一年级的孩子,虽然不认识字,但不要回避汉字,可以让他边看汉字边听有声读物。二年级,可以开始分组,进行组和组进行比赛。每个组都必须有足够的角色,无论好的坏的学生都需要有角色。以小组为单位,哪个小组合作的好,就光荣。这样做的原因在上面已经提及。三年级,孩子们都要表现聪明,三年级的孩子都希望显示聪明。所以所有主题都用聪明的主题来让孩子获得成就感。同时三年级孩子很喜欢科幻故事。可以让孩子们多看科幻故事。四年级,这是孩子情感发展的重要阶段,一定要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孩子爱父母,关心同学,发现大家对自己的爱,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友爱。可以让孩子通过写作表达对身边人的爱。五年级,五年级是孩子们抽象思维告诉发展的时期,可以更多给孩子们阅读谜语 成语,典故。同时五年级孩子可以编写一些小诗歌,儿歌,带领一年级小朋友。
4. 关于奖励
奖励大家,不奖励个人
5. 关于如何提高家长参与
让孩子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写作文,夸家长如何参与他们的学习和阅读。
6. 写作方面,鼓励孩子记录真实的事情,天天写日记,让听说读写天天融入孩子们的生活。
7. 我又要提到学科结合了,比如你们这个音乐课,就和英语,语文结合起来啊。(老师们也表示非常赞同),音乐和古诗词结合,体育和音乐结合变成集体舞啊。
8. 我们有个概念需要纠正,不是一讲素质教育就是音体美,不要语数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思维。所以我们不要走极端,而是将各科学习整合进行。比如思想品德课,提起爱国话题,我们就可以和音乐,古诗词,历史,阅读,写作,全部结合。
9. 当家长来咨询孩子有哪些地方需要进步的地方,我们不用害怕,我们可以给予家长提出更好的建议。
10. 针对外语,我建议从英语歌曲入手,唱歌游戏来增加兴趣。对于母语,听说读写一起来。外语不用紧张,母语水平很高,外语不会差的。
很重要的一点也是我之前在双江小学提到的:许多老师将课内外阅读结合,对语文教材进行延伸阅读,这一点非常好。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行学科类整合,将阅读贯穿于所有学科中,而不是单独开展。那如何实现这个呢?我们就要依靠班队活动,比如我们设计一次有主题的班队活动,将语文,阅读,音乐,美术,思品课等学科全部结合。然后让孩子们以小组形式出现,设计小组任何和小组各成员角色,让孩子们自己选择小组角色,完成小组任务和目标。然后在台上进行小组表演,展示和分享。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不要以个人为表彰,而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PK和评选。这样做的好处是让一些普通学生也能有成就感,而不是都是好学生的天下。也让每个普通甚至学困生在小组中感觉到自己是有用的,因为他也会有适合他的角色。这样的班队活动不仅将各学科进行联系,而且提高了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团队合作精神,解决孩子们的心理问题,是很值得推荐的活动。
11. 我不是很赞成孩子发表文章,因为我们需要促进孩子的内驱力,对于孩子喜欢并且能做好的事情不要加以太多表扬,因为他喜欢才会做,这种内驱力已经很好。如果这个时候过分表扬,反而会破坏内驱力,让他以后没了表扬就不愿意做。但是对于孩子付出一些努力就做到的事情,或者不愿意做的事情,难度的事情就要加大鼓励,一点点进步都要鼓励。
12. 要帮助学困生,自卑的孩子,如果连学校都不能得到平等教育,不然还能指望社会吗?
13. 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非常重要,不要成为高分低能儿。
14.孩子某个方面不好,解决问题要像中医一样,找到真正病症,而不是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结合孩子的过去(遗传,长期的养育方式,本身的个性,等等以及和未来的发展等)整体来看,来帮助他。
(李教授在桃苑小学分享)
阅读记录册评选+阅读之星评选
在新学期,我们走访学校,很开心的是老师们都给了阅读记录册好的反馈和建议,并且进行了阅读之星的评选(优秀的阅读记录册完成者)。我们也参与了评选工作。老师们也在评选之后给予了孩子们颁奖仪式。
阅读之星颁奖仪式
苗苗阅读同事们在评选中
(高年级的阅读记录册成果展示)
(低年级阅读记录册成果展示)
美丽的10月,苗苗阅读全面开展新学期各项活动,硕果累累,收获丰盛。让我们一起期待在11月我们能为随迁子女学校的老师和孩子们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获得更丰盛的果实。
乡村版块
项目产出
截止到2021年11月,苗苗阅读乡村儿童陪伴项目项目产出及所匹配的项目成果如下:
1.远程阅读课:从10月7日后一周开展远程阅读课以来,上海多阅公益文化发展中心苗苗阅读项目团队(以下简称苗苗阅读)召集高校志愿者,由多阅公益富有授课经验的远程阅读课讲师进行数次培训后,为每一所服务的乡村学校的学生带来了五周的远程阅读陪伴;截至2021年11月9日,多阅已为乡村学校的孩子们带来了20次远程阅读课,总课程节数超过70节,详情如下表:
根据志愿者的反馈与苗苗阅读团队对课堂情况的反馈与观察,全班学生都可以聚精会神地在课堂上感受阅读,对课程内容有着浓厚的兴趣,并积极与网师志愿者们进行互动。
福建隔川镇中心小学阅读课一瞥
2.书籍流转方案:根据我们对窗口教师的问卷调查及访谈,了解到目前服务的乡村学校中,五所乡村学校的图书馆开放,学生可以在在校期间借阅书籍;一所乡村学校的图书馆仍处于关闭状态,只有在阅读课期间(40分钟)学生才可以去图书馆中拿取要阅读的书籍。
此外,尽管大多数乡村学校的图书馆处于开放状态,但所有学校均无成型的书籍管理系统与借阅数据系统,致使乡村学校书籍管理混乱,学生借阅情况不详,无法准确得知学生个体是否借阅了书籍、借阅了哪一本、借阅的频次等数据。康廊完小现用纸笔的形式对学生的借阅情况进行记录,导致记录不易保存,且难以转化为电子数据,随时有丢失、损坏的风险。
同时,有全职图书管理员的学校仅有两所,两所学校的图书管理员为兼职,还有另外两所学校没有图书管理员。据学校的图书管理员(包括全职与兼职)反馈,尽管图书馆中的图书相对丰富,但不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数量比例在30%-70%不等。
在目前的情况下,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对老师们来说是个大难题。所有学校的老师均对将图书馆中的书籍流入班级图书角一事表示支持,并且部分学校已经进行了尝试。但在书籍流转的过程中,困难显而易见:一是借阅系统不方便,难以统计、回收流转出去的书籍;二是图书品类、册数较少,无法形成流转;三是老师担心学生将流转出去的书籍丢失、损坏,且一二年级的学生缺乏管理图书的基础知识。
面对以上情况,苗苗阅读团队根据每所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套不同起点的书籍流转制度,尝试改善学生没有办法随时接触到书的情况。目前,苗苗阅读团队旨在该制度于湖北学校试验成功后,吸取有效经验,推广至其他乡村学校。
3.阅读记录册:如何检验学生是否通过远程阅读课受益?书籍流转是否为他们带来了切实的好处?苗苗阅读团队在过去上海小学项目的经验基础上,对阅读记录册进行了迭代,使其更符合乡村学生的水平,通过每日的记录,来帮助学生们通过观察、思考及表达提高阅读能力。新版阅读记录册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覆盖学生们日常能够接触到的全部类型的书籍:
1. 问卷
2. 阅读成长地图
3. 每日阅读记录
4. 情节类阅读记录
5. 诵读类阅读记录
6. 专注力记录
截至2021年11月,阅读记录册已印刷1395册,邮寄至本次项目服务的各所学校,由教师发送至学生手中。
整装待发的阅读记录册
二、项目成果:
三、项目效果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更多的乡村教师了解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开始对课外阅读逐渐重视起来,部分乡村教师参与进学校阅读推广,以及阅读氛围建设的队伍中,并期待有一个平台能够让教师就阅读课授课、校园阅读氛围建设以及如何带领乡村家长选好书、帮助孩子们进行阅读等事情互相交流。
乡村的孩子们从没有阅读课,到在阅读课上,志愿者网师的带领下阅读了《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居里夫人的故事》、《汤姆·索亚历险记》等经典的绘本与名著,苗苗阅读团队认为远程阅读课为原本阅读氛围缺失的学校带来了阅读氛围的改变,为孩子们创造了全新的阅读体验,让他们从此爱上阅读,从而进行整本书阅读,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世界。
志愿者们在获得乡村老师、学生们的正面反馈后,开始觉得远程阅读课的开展越来越有意义。许多志愿者曾对苗苗阅读团队表达过他们对孩子的喜爱,以及对远程阅读这份志愿活动的热爱。同时,志愿者们也以自身为中心,以个人的名义召集更多的伙伴来加入苗苗阅读乡村儿童阅读陪伴的志愿者队伍。远程阅读课的开展增强了大学生志愿者们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在对社会的奉献之中,找到人生的方向与意义。
1.乡村学校方面
在乡村儿童阅读陪伴项目开展以来,分别为不同的乡村学校带来了肉眼可见的改变,具体表现为苗苗阅读团队联合志愿者为从未开展过阅读课的学校带来了内容丰富的远程阅读课,以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望坪希望小学为例,该校之前从未开展过课外阅读课,在苗苗阅读团队为期提供乡村儿童阅读陪伴方案后,该校将每周五下午的社团活动课改为阅读课,初步改变了学校阅读氛围缺失、学生缺少阅读体验的状况;
与此同时,苗苗阅读团队对曾经合作、开展过阅读课的学校进行课程内容、形式上的升级。在项目开始前的试验阶段,苗苗阅读团队采取混龄的模式,一节课覆盖所有学校、年级;在项目开始后,苗苗阅读团队与各学校窗口老师进行了电话沟通,对远程阅读课的形式进行改进:每个年级有每个年级的阅读课,且由不同的志愿者在一个学期内一直负责同一个年级;并且,苗苗阅读团队一改过去的课堂上,囿于设备限制造成的学生“只听不说”的情况,为设备短缺的乡村学校配备了摄像头、麦克风等互动设备,协助网师志愿者与学生们进行更好的互动,加强学生们的阅读体验以及与外界的联系感。
另外,图书馆书籍管理系统与学生借阅系统的不完善,导致学生无法拿到书,更别提翻开书,读完书了;与此同时,学生在校期间的阅读时间亦十分有限。面对这种情况,苗苗阅读团队根据实际情况,为各个学校制定了书籍流转方案,目前已在湖北学校开始实施,力图改善图书馆现状,让学生们都能拿到书。
与此同时,学生们参与了远程阅读课,并且发生了阅读行为,阅读记录册将作为一个检验他们的阅读成果,也就是阅读兴趣是否得到培养,阅读能力是否得到提升的工具。本学期,苗苗阅读团队共下发阅读记录册1395册,并将于本学期结束后进行回收与数据分析。有了阅读记录册的帮助,乡村的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地对自身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进行自测,从而发现不足,改进提升。
2.苗苗阅读团队方面
在乡村儿童阅读项目的陪伴中,苗苗阅读团队成员开始尝试不同的工作,如写作教案、授课等,并亲身参与了福建省连城县隔川镇中心小学、隔田小学的远程阅读课,旨在可以进一步与乡村的孩子们产生互动,并体察志愿者们在志愿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乡村儿童阅读陪伴项目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同时也提升了项目成员的综合能力,让每个人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去切实地发现、挖掘乡村学校教师、学生们的真实需求,从而为其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服务。
四、项目遇到的挑战
目前,项目在执行过程过程中遇到的挑战,更多来自外部的不可抗力。譬如疫情的突然爆发,对原本计划好的走访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短期内无法前往乡村学校,亲自组织、协助教师进行书籍流转。因此,苗苗阅读团队尝试通过线上对窗口教师一对一指导的方式,由窗口教师牵头,带领在地教师组成书籍流转小队,进行书籍流转工作。这样一来,书籍流转的工作在得到保证的同时,也增强了在地教师对于学校事务的参与感,更多地接触到书籍,也有益于其对于阅读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书籍知识的增加。
五、项目传播
苗苗阅读公众号:
志愿者(社团)招募|远程阅读支教点亮乡村儿童成长(2021年4月30日)
招募|苗苗阅读乡村网师部志愿者团队期待您的加入~(2021年10月9日)
志愿者阅读课:我们会在每一个秋天见面(2021年11月4日)
华东师范大学乡土建设学社:
复旦大学烛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