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明确跟父母之间有矛盾是最正常不过的,越是亲密的人越容易有矛盾,社会在变化,父母和孩子的想法自然不同。其次要明白父母的目的是为自己好,问题并不是靠暴力解决的,我提倡的是非暴力沟通,可以去找寻合适的方式,征得父母的支持和理解,比如建议父母去看一些电影和电视剧,或者找找能够说服父母的人或例子。”
这是带一本书去双柏活动第一期的飞行嘉宾孙红老师的原话,在同学们纷纷说出自己和父母间的问题后,孙红老师站在一个母亲的角度,层层递进,循循善诱,教孩子们正确认识与父母的矛盾,并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沟通。
双柏县,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
在这里,老师和家长在阅读方面的投入较少,难以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同时这里的孩子往往缺乏理解与陪伴,容易感到孤独迷茫。在此背景下,双柏县人民政府,南京大学南书房,南大上海校友会及多阅公益等多方合作,策划了“带一本书去双柏”的公益活动。
该活动邀请南大上海校友会中优秀且对公益富有热情的同仁们作为飞行嘉宾,他们选择一本书推荐给双柏的孩子们,并将书籍的简介及推荐理由等以访谈视频的形式给双柏的孩子们进行观看。多阅公益会为每一个孩子都提供书籍,孩子们利用假期时间进行阅读,并真实地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开学后,飞行嘉宾会落地双柏,与孩子们面对面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分享。
3月3日,迎来了带一本书去双柏活动的第一期,本次活动在双柏县妥甸中学举办。南大校友孙红和庄一琳作为飞行嘉宾与妥甸中学七年级的孩子们进行交流。孙红老师因为时间缘故无法到达现场,庄一琳老师则飞跃2000多公里与多阅公益的创始人周洋老师亲赴现场,真挚地陪伴着孩子们,与他们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
孙红老师为孩子们带来了一本记录父子之间书信往来的书籍,名叫《傅雷家书》。如何与父母相处可以说是贯穿每一个人成长始终的问题,妥甸中学的孩子们也并不例外。七年级的孩子正值青春期,这时候他们的身体里住着一个小大人,这个小大人往往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需要父母的管教,而这恰恰给家庭关系带来了极大影响。
老师,我现在不愿意和父母沟通怎么办?
沟通中父母对自己不理解甚至提出批评怎么办?
父母奉行的是“棍棒底下出孝子”我又该怎么和他们沟通呢?
……
一时间孩子们接踵举起了手,把想要和父母有效沟通的渴望纷纷吐露。于是便出现了开头的一幕,孙红老师认真倾听孩子们的问题并给出了很多好的建议。
此外,孙红老师也就书信交流的方式和孩子们进行了很多探讨。首先是关于写信的问题,一位女同学说道,我觉得双方在争吵时情绪是不稳定的,如果事后平静下来写信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孙红老师很认同这个说法,并且和同学讲述了写信的其他益处,作为母亲她收到孩子的信还会去回溯品读,这有利于减少和她和孩子间的误解。此外孙红老师还对于如何写信给了孩子们一些建议,可以在信中记录很多东西,比如在开学时的新变化、新朋友等,或者学期末的感悟,其实不用写太多,可以是一句话或者是半页纸,等下一次回头看时,对自己的成长会有正向的帮助。在书籍与老师陪伴中,孩子们汲取知识、解决困惑、开拓视野,并构建出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我推荐这本书有四个理由:第一是历史感悟,书中对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那段历史的描述是细腻而生动的;第二是人文关怀,书中的每个人物都被塑造得情感丰沛,形象丰满;第三是文学修养,这是“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文笔流畅,情节引人;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能够批判性思考,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是不同的结果。”
这是庄一琳老师推荐《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原因。
在交流中,一位男同学的问题给庄一琳老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问老师为什么女酋长不愿意离开这里去城市生活呢?男孩自己回答道,可能是对于故土的留念与不舍吧。庄一琳老师作为年长者其实更能体会女酋长的选择,于是她引导孩子们换位思考并说道:“作为年轻人的你们对外界事物是充满好奇的,但是到了女酋长这个年纪,她身上承担的是族人的责任,额尔古纳河右岸是她一生所居,这里也埋葬了一代又一代她的族人,充满着不可泯灭的回忆,所以她并不感觉孤独,因为内心的力量足够支撑她继续在这生活。”这个对外界好奇的男孩也勾起了庄老师对从前自己的回忆,年轻的我虽然也爱我的故乡南京,但我还是很想去探索新的世界。这是老师与同学通过书籍,建立起一种联系与信任、一种陪伴与关怀,它平等,坦诚而纯粹。
写这本书时,作者的家庭出现了变故,她的先生过世了,这可能也给书带来了不同以往的变化,书中融合了很多对于生与死的哲思,十几岁的孩子可能很难去理解“生”与“死”的内涵,但他们也从自己的角度做出了解答。亲人的离世总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一位女孩在分享感悟时流下了泪水,这是她对过世亲人的思念。她认为生活的本质如文中篝火一般,一直燃烧着,但时而热情,时而却快要熄灭,身边的人也换了一代又一代。庄老师用温柔的话语讲述了自己与亲人的相处故事,并告诉她只要那个人一直没有被遗忘,就不是真正的离开。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午后的阳光洒落在妥甸中学的操场上,也悄悄照进七年级孩子们的心中。
我们诚挚邀请更多对公益感兴趣的有志之士加入我们,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与公益事业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