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从稻盛和夫《萧条中飞跃的大智慧》看公益机构的疫情应对五部曲
访问次数: 1752 次   
发布时间: 2020-04-21

2016年,稻盛和夫先生在中国沈阳面向中国企业家作了一场报告,名为《萧条中飞跃的大智慧》。以自身的经营哲学和方法为示范,稻盛先生为中国企业家分享了萧条之时战胜困难的5条心法与对策。就在2020年疫情肆虐的2月,马云向创业者、湖畔大学的学员们推荐了这篇文章,以此来激励大家。



稻盛和夫提到的五条应对萧条的策略


全员营销

全力开发新产品

彻底削减成本

保持高生产率

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虽然公益机构和商业机构不一样,但是我们也可以借鉴这五条,从中学习。


Part.1

稳住人心,动员战斗状态


稳住人心 ≠ 说假话

我们没问题

机构现在很好

……

我们要向团队完全透明地交代机构的现状,今年,在多阅的价值观里我们最需要加强的就是透明,也多次向伙伴们强调要“透明”。


全员营销在商业机构里是指每个人都要去营销,但对于我们而言,是要让每个人有危机感,包括我在内,多阅进入稳定期后有段时间“放松”了,有了懈怠的状态。


现在已经很不错了

好好做现在的就行

不要逼这么紧

晚一两天也不是什么事儿

又不是商业机构

钱又不多

日子开开心心地过就行

……

但是和大家说清危机后,我明显感觉到团队战斗力增强了,大家是在做愿景使命价值观相关的事情



Part.2

全力开发新产品


这次疫情危机,我觉得所有同行都应该去认真思考这两个话题,从这两个方向出发,开发新产品,对原有的进行优化升级:


发展线上 & 拓展社群

我们的苗苗阅读、书香城市建设所有的工作都转为线上。苗苗阅读在线上也可以做评估、产品优化,我们已经把教师培训转成线上形式,打卡、种子教师和家长的培养都是可以在线上做的。我们也在尝试做线上的品牌阅读活动,看能不能拉动爱阅读的老年人,做成一个线上读书社群……愿景在,使命在,价值观在、生态在,只是把它们转成线上。


不是为了线上而转线上,而是要从你的愿景使命价值观、从可以实现愿景使命价值观的战略地图的角度去开发新产品、去转到线上。

 

挺过疫情,多阅又有了新的力量,原本我们线下就发展得很好,现在又增强了线上的力量,线下线上合二为一,就可以更高效地去实现我们的愿景、使命、价值观。



Part.3

削减成本


充分利用国家针对这次疫情颁布的政策,该缓则缓,保证现金流,原来该砍没砍的部分都砍掉,强调节俭。



Part.4

保持高生产率


要比之前更加注重小伙伴们的工作效率。因为疫情,大家的工作内容都会有调整,我会联系每一个小伙伴,一起沟通调整后的工作内容,尽量匹配他们的意愿。其实小伙伴们不乐意的话,他的效率也会很低的。



Part.5

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团队沟通透明化,小伙伴们要了解各自的工作进程。同时努力构建内部分享,相互信任支持的文化。




_____________

END

_____________



能做到这五点,相信大家早晚会转危为安的,虽然我们还没有完全安全下来,但是我有这个信心,很多伙伴在忧虑资金的问题,对此我想说,你按照你的愿景使命价值观在做正确的事,你创造了效率、创造了价值,那么会有人为你的这个价值买单的我们的线上打卡一天服务10000个随迁子女,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价值。虽然在2月的时候,我们筹不到钱,但是在3月、4月,我们可以筹到这笔支持我们的伟大事业、支持我们的愿景使命价值观、支持我们这个线上产品的钱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向内求,致良知,你可以自问做公益的初心是什么?有没有创造价值?拿着这个价值去找资方、和资方商谈会容易很多。


另外一个大的认知就是,即使是危机之下,善意的资金永远存在,但是善意的资金会投向那个更高效、更专业、资金的使命更贴近的地方。


微信图片_20200506110441.png


为了我们的使命,我们一无所求,所以我们可以动员人心,可以汇聚商业不能汇聚的力量,再加上我们可以学习它们、甚至拥有和它们旗鼓相当的专业,就能解决商业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才是公益的价值。


公益的本质是专业+动员+人心,但是它作为一个组织和商业是一样的,也要追求效率、创造价值、与伙伴合作。公益和商业的区别就在于公益解决的是现在给你一亿人民币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现在给你一亿人民币,你马上就可以解决问题,那很显然这不是公益,如果政府颁发一个文件就能解决的问题,那显然也不是ngo要去解决的问题。第三部门*要去解决的是第一、第二部门解决不了的问题。


“旗在手,跟我走”,疫情之下,大家应该更加坚信自己的愿景使命价值观,这就是我们的武器,它曾经帮助你穿越初创时期最困难的至暗时刻,那么相信在这一次疫情中,它也同样会给你穿越黑暗的力量。





*第三部门又称为志愿部门(Voluntary sector),是一社会学与经济学名词,意指在第一部门(Public sector,或称为公部门)与第二部门(Private Sector,或称为私部门)之外,既非政府单位、又非一般民营企业的事业单位之总称。


本文节选自 周洋在恩派及阿里三小时志愿者平台直播的发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