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这个假期,通过上海青少年阅读大会,青少年们捧起书本,走出课堂,在老师指导下,问答思辨、行走山河,实践胸怀社会、兼济天下的理想。开学前夕,2020上海青少年阅读大会圆满落幕,但阅读大会点亮的学习阅读的灯火并未熄灭。8月28日,2020年上海青少年阅读大会总结会在人才大厦4楼举办,本次活动由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青年报社、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和上海多阅公益文化发展中心联合举办。READ通过实践活动了解阅读更多可能性2020上海青少年阅读大会以学会问答思辨和学习胸怀社会为基本目标,设计了多个系列书单。现在学生大多数来图书馆借的是学校布置的书单,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中学部主任曹飞表示,“阅读大会希望用学生们乐于接受的方式,让他们接触更多书籍,而不是被动式地阅读,希望学生们通过参与活动的形式,了解阅读还有更多的可能性”。根据书目内容,主办方设计了大量与实践结合的阅读环节。如建平中学场,主办方把现场直播交流安排在了洋泾李氏老宅,在这个见证了浦东由乡野农村变成现代化城市的地方,学生们追寻着浦东的前生今世,热烈地讨论着浦东建设的巨大变化。而阅读鲁迅作品的协和双语学校的同学们,则带着阅读了几遍的书本,来到了绍兴,去寻找先生书里写过的那捉蛐蛐的角落、老师背书的三味书屋……体会鲁迅先生在一个蒙昧的社会里点亮的那盏灯。延安中学的同学们来到了宋庆龄陵园。之前,他们已经阅读了宋先生的大量著作,在陵园纪念馆,他们参观了宋先生的革命史迹,进一步了解了先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精神,并完成了一堂由学生们自己做主角的阅读课。READ沉浸式群体阅读深入了解社会万象开学前夕,2020上海青少年阅读大会圆满落幕,但阅读大会点亮的阅读之灯却不会熄灭。总结会上,学生们分享了参与大会活动项目的收获,项目包括阅读思辨会、鲁迅故里人文阅读、浦东三十周年阅读探索、宋庆龄教育主题读书会和阅读思享跑。学生们用不同于课堂阅读的方式,阅读书籍,阅读社会。在这里,大家学会的不是分析段落大意,而是批判和思辨;读到的不是俳句骈文,而是人间世象。来自静安区的高中生胡嘉妮,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青少年阅读大会,就宋庆龄先生的教育思想和上海儿童友好城市创建进行了主题阅读。他们来到宋庆龄陵园,聆听了同学的阅读体会,还和宋庆龄陵园研究室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胡嘉妮感到,阅读大会是一个很好的促进高中生一起阅读,互相交流促进的方法,可以有效扩大阅读面,提升阅读深度。她告诉记者,“我平时的阅读可能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比较多,难以深入阅读,而且也经常喜欢阅读某一种类型的书,对其他的兴趣不多。在这次活动中,我可以说走出了阅读的‘舒适区’,读了一些比较有挑战性的书。”例如有一本书是针对法律条款进行研究的,比较有专业性,她学会了和同学们一起剖析文字,结合史实进行分析,最后和现在的社会现象结合,得出新的结论。除了线下活动之外,阅读推广小组“书叶间”在大会支持下举办了“阅读思享跑-中学生线上阅读打卡挑战”活动。“书叶间”小组由中学生组成,负责人赵颐晴表示,出发点是从同龄人的视角,以青少年的方式,在初高中生中推广阅读,“我们希望在同龄人的陪伴和引领下,让更多学生理解读书之乐。”READ聚焦大事物有谋略地读书复旦附中教师王召强作为阅读活动的指导教师,告诉学生们,阅读经典一开始会遇到许多能靠搜索工具解决的小问题,而青少年真正要去关注的是大问题,聚焦伟大事物的魅力,做一个有谋略的读者。他参与组织了阅读思辨会,主要讨论了如何阅读小说,如何阅读诗歌,如何阅读历史作品,如何阅读哲学作品……从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角度讨论问题。在和青少年的交流中,王召强感到青少年的阅读面较广,对经典的阅读较为深入,提出的问题也具有深度。“我们在思辨会上尽量解决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教学相长,我也收获了很多。”总结会上,宋庆龄陵园、洋泾社区基金会、延安中学、建平中学和浦东协和双语学校获得了“最佳组织奖”,参与阅读活动的学生们也获得了“书香少年证书”。在教师沙龙环节,老师们表示希望更多同学加入这样的活动,热爱阅读,这将对他们的读书观、人生观产生影响。READ2020上海青少年阅读大会落幕了但阅读永远不会结束来源: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

    多阅公益 | 2020-09-09
    985 点击量

    2020.09.04//////这周除了日常工作之外,最大的工作量在招聘全职,我们社区阅读已经找到一位非常不错的伙伴,其他还有岗位虚席以待。多阅今年会无比重视的一点——使命同频。其实很多时候我和那些优秀的候选伙伴反复用不同方式沟通一个甚至两个小时的点就是使命同频。这周收获了这样几句阐释方法:你必须拥有超越工作本身的人生追求和我们的愿景使命契合,而不只是找一份工作。你必须有明确的个人使命目标,这个目标足够的利他,这个目标本身就可以足够激励你的内心。这个目标通过在多阅工作是最好的实现方式,你愿意成为这个目标的全权责任人,甚至愿意未来成立一家单独机构做这件事情。希望大家帮忙推荐身边合适伙伴加入多阅,如果想致力于用阅读为桥梁推动国家教育公平和文化普惠,多阅是最好的沃土之一。本周推荐的书和个人使命有关,个人使命是可让人过的笃定从容的最佳路径,所以最近几年很多同学在寻找的路上,也有不少老师在做这样的辅导工作。我推荐这本书和这件事情息息相关,它的故事曾经激励无数人去寻找自己的天赋使命,它就是《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本周荐书:《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想要参与线上读书会的朋友请关注多阅公益微信公众号,回复“读书”加入。

    多阅公益 | 2020-09-07
    1860 点击量

    7月13号,多阅公益理事长周洋老师为新泾中学的老师以及华师大志愿者们介绍了生涯教育活动的理念和安排,暑期活动正式拉开帷幕。7月21号,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书院的近二十名大学生完成了培训,正式成为陪伴新泾小同学们的志愿者。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志愿者带领同学们观影、阅读、讨论,同学们逐渐敞开心扉,参与的热情愈发高涨。此外,志愿者们还会通过自身的反思、讨论、培训,不断加深对生涯教育的理解,不断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8月30号,结营展示成功举办,大家一起回顾了整场活动,畅谈感想,十分温暖。书单影单的挑选斟酌暑期的生涯教育活动以阅读和观影为基石,因此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首先在书单影单的选择上下了一番功夫,确立出了“自我认知、自我管理和规划、职业探索、社会探索”四个主题,涵盖了《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我要了解自己:青少年情绪管理手册》等13本图书和13部电影。志愿者们与同学们对接之后,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定了暑期要阅读的两本书和要观看的两部电影,选中的书和电影分属于不同主题,以此来保证对四个主题都能有思考的机会。三周过后,同学们在志愿者的陪伴下已经圆满完成了观影工作,正在开展对两本书目的阅读。三层支持模式为了让活动达到更好的效果,多阅的工作人员们进行了三层设计。首先,中学生小组为第一层,同学们分组开展活动,和组内同学一起交流讨论、最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展示。每个中学生小组都有一到两名志愿者对接,相应的志愿者全程陪伴并引导每一次小组讨论的开展。在最初第一次小组讨论时,同学们还有些羞涩,不太敢于打开话匣子,志愿者们的引导工作也一度陷入困局。但志愿者们积极与组员们沟通,充分发挥各组小组长的力量,还在之后的每次讨论前明确内容和流程,同学们的积极性很快得到调动,第二次的讨论情况就有了明显的改善。其次,志愿者小队为第二层,志愿者们分成了三个小队,每周固定时间进行志愿者小队讨论,一起总结探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心得感受,三位小队长也会将每次讨论的内容及时整理好。除此之外,志愿者们还自主阅读了《体验式学习》、《学习之道》等书籍,不断加深对志愿服务和生涯教育的理解。最后,多阅工作人员们的支持为第三层。活动开始前,多阅的工作人员设计好了四份表格,包括《中学生阅读和观影记录表》、《中学生小组讨论记录表》、《志愿者服务反思记录表》、《志愿者小队讨论记录表》,统一了资料收集和整理的方式,为之后的活动准备了可供参照的素材。7月30号,多阅公益理事长周洋老师组织了志愿者培训,与志愿者们一同探讨了组织一次小组讨论的有效流程,以及如何应对讨论中同学们发言不够踊跃的情况。志愿者们纷纷讲述自己组织小组讨论的想法体会,从这次培训中获益匪浅。打破沉默,迈步成长在活动开始的最初,同学们由于陌生流露出一丝胆怯,不敢发言,志愿者们在组织小组讨论时常常陷入沉默的困境。经过志愿者培训的交流之后,许多志愿者想出了小妙招,逐渐化解了发言稀少的问题。志愿者杜明泉在讨论中增添了随机点名的环节,以此来保证每位同学都有三到四次的发言机会,同学们开口之后受到了肯定,慢慢克服了对发言的恐惧,开始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志愿者耿勐茹在小组讨论时总是最先打开摄像头,以此来带动同学们主动开摄像头、开麦交流,看着同伴们的神情动作,大家更有了见面讨论的感觉,发言也越发热烈起来。志愿者郭丽颖很重视同学们的阅读观影记录表,每次讨论前都会整理好每位同学的记录表,在讨论中会结合记录表的情况来有针对性地引导同学们发言,这样志愿者和同学们都提前做好了准备,交流效率提升了许多。与此同时,同学们也在不断突破自我,思考和参与都有了明显的成长。六年级二班的董以盈同学从最初的拘谨到现在能主动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是明显自信了很多,并且突显出了自身思考深刻的优势,对自己的未来也萌生了梦想。六年级三班的张瑞昕同学在组内担任了小组长,协助志愿者组织小组讨论,在几次小组讨论之后,她不仅自己发言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也学会了如何在讨论中带动其他同学一起讨论,现在已经能够很有效地帮助减少讨论中的冷场。和温馨的夏天道别8月30号,新泾中学的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纷纷在结营仪式上展示了活动成果。同学们不仅展示了书目和电影本身的内容,还整理了小组讨论中的精彩片段。二班第三小组在讨论《我要了解自己》这本书时,讨论到了“情绪从哪里来?”、“情绪有好坏吗?”、“如何处理情绪?”三个问题,李筱彤认为:“产生情绪的根本原因是外部刺激,它并不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只是内心的变化。”而钱宇恒则认为:“我们发生了争执,首先要冷静下来,试图理解对方的心情,并且事后再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个争执。”这样的观点摘录和归纳在许多小组的展示中都涌现出来。各小组在展示中充分体现了合作的精神,有的小组由多位同学一起陈述,有的小组则是分工完成了幻灯片的制作。二班第二小组由李泽羽和周若琳两位同学负责展示,其他组员则参与了幻灯片的美化工作,最后给大家带来了精美独特的视觉呈现。志愿者们还给带领的组员们送上了暖心寄语。带领六班三组的志愿者张杨煜和肖姝兰在小组展示的结尾分享了各自的收获,并恳切对小同学们说:“我们陪你们看书看电影的旅程到此结束,但是阅读不散场,希望大家继续读好书。”组员们也热情地回应:“谨记哥哥姐姐的话,我们会将阅读进行到底!”在整场结营展示中掀起了一波小高潮。转眼,新泾中学生涯教育暑期活动已画上圆满的句号,同学们和志愿者们都已熟悉起来,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在活动的不断推进中,无论同学们还是志愿者们,都努力地突破了原先的困难,获得了快速的成长。这个夏天的精彩记忆将会成为大家的珍藏,陪伴着每一个人更加坚定地前行。在此感谢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联合之路专项基金和伊顿中国对该项目的大力支持!全球联合之路和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共同关注上海地区的教育、健康、和扶贫帮困等领域的社会需求,合作并采用联合之路的运作模式动员社会各种关爱力量,采取集体行动来达到更大的社区影响,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上海,全球联合之路与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将采用这种模式,发挥各自优势,与政府机构、NGO组织、企业和志愿者共同合作来创造长远的、可持续的社区影响。伊顿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动力管理公司,致力于提供各种节能高效的解决方案,以帮助客户更有效、更安全、更具可持续性地管理电力、流体动力和机械动力。伊顿在全球拥有约10.3万名员工,产品销往超过175个国家和地区。伊顿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从公司创始阶段便开始了,而企业社会责任早已成为伊顿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在公益领域,伊顿与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合作,开展对上海随迁子女学龄前儿童的教育。

    多阅公益 | 2020-09-03
    1169 点击量

    开学前的最后一次直播8月28日,在暑期共读活动的尾声,我们举办了最后一次直播分享会,并邀请了4位苗苗阅读的志愿者作为嘉宾来到直播室。01.[阅读记录评比志愿者]王鹭芳王鹭芳:“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当王鹭芳看到苗苗阅读暑期共读活动的志愿者招募时,毫不犹豫的加入了这个行列。作为负责阅读记录评比的志愿者,王鹭芳看了近百份孩子们的阅读记录,让她感叹惊艳的是,这些阅读记录不但非常详细,形式也极其丰富,而小朋友的见解也总是能让人眼前一亮。02.[作业点评志愿者]盛月华Yoha老师盛月华:“很高兴和大家的相遇,这个月以来每天都能听到、看到小朋友们的精彩表现,我都在屏幕另一头惊叹小朋友们真厉害!在我看来每一个坚持打卡的小朋友都值得给满分。”由于我们的线上作业点评会给到每位志愿者一个管理员ID,并取名为XX老师,所以盛月华和孩子们这是第一次以自己的真名在线上相见,当苗苗阅读的工作人员在直播室里问道,大家记得Yoha老师吗,孩子们一个个排着队回复着“记得”。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孩子们和志愿者的互动环节中,有个举手发言的小朋友,上麦说的第一句话是“喜欢老师的点评”,并发自内心的说着“谢谢老师!”孩子们是很简单的,你对他们的付出,他们都会用简单直接的表达方式来回馈给你。相信这次的“网友见面”也是我们能够给志愿者的最好的礼物。03.[苗苗朗诵社志愿者]潘雨芯潘雨芯:“电影《志愿者》中有一句台词,‘一个人的一辈子有70年,如果把七十分之一的时间拿出来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那么人生将更加美好。’”潘雨芯目前还是一名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与苗苗阅读的缘分是从暑期的一场“朗诵主题”的直播开始的,自那次之后,苗苗成立了苗苗朗诵社,由潘雨芯继续指导孩子们的朗诵作品。她表示在苗苗阅读收获很多,在这里有她非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尝试直播讲课,第一次组织小朋友朗诵…在这个过程中,她看到了小朋友们对朗诵、对阅读的热爱,是小朋友的热情鼓励着她。我们在潘雨芯身上看到了孩子们和志愿者的相互成就,并在活动中共同成长。我们甚至也可以说,潘雨芯是苗苗朗诵社的“创始人”。04.[一对一阅读陪伴志愿者]莫雅淇莫雅淇:“阅读是最便宜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它改变了我对于世界的看法,改变了我对为人处世的一些态度,这也是我选择来做阅读陪伴志愿者的原因。”我们的一对一阅读陪伴活动,在暑期刚开始时只有莫雅淇和罗红宇两位志愿者与7位小朋友进行了阅读陪伴,而到现在已经有40多组的志愿者和小朋友。莫雅淇就主动承担起了阅读陪伴活动的管理工作,小到阅读反馈单的收集、阅读记录的整理汇总,大到处理一系列志愿者在服务中遇到的问题。[谢谢]因为明白阅读能够带来的好处,所以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让更多孩子得到好的阅读资源,相信这也是那么多志愿者会选择苗苗的原因。除了参加直播的4位志愿者,我们还有很多在背后默默付出的志愿者们,每一次阅读活动的顺利展开,都离不开大家的付出。在9月的伙伴月,诚邀在沪或者方便来沪的志愿者参与我们机构的志愿者交流会。欢迎一起来聊聊天:叮!你有一份多阅伙伴交流会的邀请待查收

    多阅公益 | 2020-09-02
    1106 点击量
    多阅公益 | 2020-09-01
    850 点击量

    2020.08.28//////本周上海青少年阅读大会告一段落,在总结会上我们合作的中学生自治社团——书叶间做了分享,很受关注。书叶间的缘起是二月份几位已经保送大学的高三学生联络我希望做志愿者,我鼓励他们发起了一个推动上海中学阅读进步的阅读项目,他们起名为书叶间。于是后面就有了三月份近百人参与的阅读打卡,有了对接武汉的中学生与武汉留守儿童阅读通信的阅读暖心计划,也才有了暑期阅读思享跑的合作。而且他们已经完成了交接棒。这里面体现了多阅两个公益思想的进化,一是把志愿者从单纯参与变成了自组织、自运转、薪火相传、不断迭代的公益社群;二是把受益者变成行动者,中学生比任何群体更了解中学生群体。周五结束后和四位骨干又深聊了两小时,通过与他们的交流使我得知了三件事情:一是补习时间几乎是所有中学生标配。二是不少同学把阅读等同为语文或者学习,没有完全理解阅读。三是初中作为关键过渡期,如果没有好的指引,同学们可能无法从阅读相对简单的小学儿童文学的读者,成长为阅读较深难度书的读者。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三个后续规划——把阅读和提升学科学习能力结合。从共读里启发阅读的意义坐标。提供能拾阶而上的有一定难度的经典书单让同学们可以逐步进入专业读者行列。本周推荐一本我个人特别喜欢的哲学通识书《大问题》,作者以人类不同问题为目录介绍了人类哲学的发展脉络,这本书王召强老师也特别推荐为青少年了解西方哲学的第一本书。想要参与线上读书会的朋友请关注多阅公益微信公众号,回复“读书”加入。

    多阅公益 | 2020-08-31
    1798 点击量

    受疫情影响,我们已经有许久未和机构的志愿者们见面。趁着秋风习习,欢迎新老志愿者,也欢迎对阅读推广,尤其是对流动儿童阅读推广、文化普惠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玩~01活动流程1.签到2.破冰游戏3.多阅公益负责人致辞感谢4.圆桌交流5.纪念品发放、游戏环节6.合影留念#具体安排,以当日为准。02活动要点[活动时间]2020年9月19日(周六)13:30-17:00[活动地点]上海公益新天地园(上海市黄浦区普育西路105号)7号楼203室 [报名对象]1.多阅公益的志愿者2.对阅读推广、文化普惠感兴趣的小伙伴 [活动人数]不超过35人03报名方式方式1 点击“阅读原文”跳转或复制报名链接http://lxi.me/347yg 「“我们在一起,就会了不起”——2020多阅交流会报名表」浏览器打开方式2 保存图片,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由于名额有限,请注意工作人员的微信好友申请,收到通知后即为报名成功。

    多阅公益 | 2020-08-27
    1048 点击量

    01 活动背景“姐姐,我好久没看小画书了,可是我不舍得看,怕看完就没有了”,上海民办华漕红卫幼儿园里一个怯生生的孩子偷偷告诉我。虽然是在全国教育最发达地区之一的上海,像红卫这样的民办幼儿园也被匮乏的教育资源困扰,在这些幼儿园里的学生均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多阅公益刚接触到红卫幼儿园时,班级没有图书角,楼层一个破旧的小书架上零零散散放着几本已经被翻破了的绘本书,学校从来没有开展过相应的阅读活动,学生们也没有日常课外阅读的意识和习惯。很少有人意识到在同一座城市,还生活着无数渴求知识但却没有机会接受良好教育的流动儿童。若你也热爱阅读,热爱书籍,想必你也能了解一本好书对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02 活动简介我们希望在这个开学季,为流动儿童小学和幼儿园的孩子们带去新学期礼物。如果你家也有闲置的童书,欢迎带至我们活动现场,你可以在扉页上写上你想说的话,再把书籍包装成盲盒,让孩子们在拆盲盒的乐趣中,获得一本有那么点“缘分”的书。03 注意事项[接待时间]2020年9月5日(周六)9:30-16:30[活动地点]上海公益新天地园(上海市黄浦区普育西路105号)3号楼206室 多阅公益[活动主题]“捐一本童书,传递一份爱。”——用阅读点亮童年。[捐书种类]>国内正规出版的少儿读物,内容健康,品相较好;>各类课本、教材、教辅、专业类技术类书籍、期刊杂志、考试类书刊、音像制品、工具书、地图、挂图、无标价之书等不在捐书范围;>有破损、缺页、污渍等书况差,影响阅读的书籍不在捐换书范围。[现场支持]>提供纸、笔,你可至现场在书的扉页写上对孩子们的祝福;>另外提供包装纸,你也可在现场进行包装。04 你的礼物捐书人可获得我们所服务的小学的同学亲手设计的明信片一张。05 报名方式方式1 点击“阅读原文”跳转或复制报名链接http://lxi.me/7nz32 「童书捐赠报名表」浏览器打开方式2 保存图片,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注意]由于活动场地空间有限,鼓励大家错峰前来,请在报名时选择你方便的时间段(可多选),同时务必在报名后等待工作人员与你确认信息。

    多阅公益 | 2020-08-27
    1091 点击量

    青年报 杨颖 实习生 张晨曦青年报 杨颖 实习生 张晨曦本报讯 “高更给他去世的小女儿画过一幅画叫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要到哪里去》。‘我们从哪里来’,这就要读历史;‘我们是谁’,这就要读哲学;‘我们要到哪里去’,这就要读科幻小说。围绕这三大终极问题去阅读,你才会有更多的收获。”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一间阅览室里,一场真正被书籍“包围”的读书会正在举行。这是由青年报社、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上海多阅公益文化发展中心等联合发起的“读经典·致青春2020上海青少年阅读大会”的第二场读书会。“思辨性阅读”是本场读书会的主题。“要带着问题去阅读,”来自复旦附中的王召强老师在提到阅读方法时强调,“带着批判性思维阅读对青少年尤为重要。阅读经典一开始会遇到许多能靠搜索工具解决的小问题,而青少年真正要去关注的是大问题,聚焦伟大事物的魅力,做一个有谋略的读者。”除了老师给予的阅读引导,读书会现场还设置了老师与同学的对话环节。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提出了诗歌、小说、非虚构文学等方面的问题:现代青年人如何把握现实主义作品对人生的理解?如何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阅读历史名著?探讨作品主旨时应该将哪个切入点放在首要位置?问题一个个抛出,体现的是同学们对思辨阅读的探索,是对“真正阅读”的追求。

    多阅公益 | 2020-08-25
    350 点击量

    2020.08.23//////这周两场青少年阅读大会活动,一场是建平中学浦东三十周年阅读探索,一场是浦东协和双语学校的鲁迅故里研学展示。建平中学这组在浦东文旅局等单位大力支持下做了非常体系的立体阅读,读了金融、大飞机、人工智能、洋泾文化几个主题的书目,同时还实地走访了上交、人工智能岛、洋泾人文、上飞院等地方,和相关老师做了交流。我历时两周的小组辅导立足真情实感,不讲空话套话,给听众创造听者价值。每个小组的分享生动丰满,形式多样,同学们的现场表达也很激情洋溢。但当天邀请嘉宾于海教授的点评则非常犀利,他说“除了5g的辩论外其他小组的展示更像表演,没有体现思辨性。”于海老师是我非常敬重的学者老师,18年他指导荟书房后提出来“社区书房应该成为居民领悟文化,提升教养的精神教堂”的观点极大地启发了我们。这几年先生也一直关心多阅发展,我不时也会和他汇报我们的进展。这次如果不是老师冒着酷暑,百忙当中来到现场,我应该会沾沾自喜这次辛苦了两周的成果,形式多样,内容饱满,表达有力,也言之有物,没有一个字是我们强加,都是学生独立表达的。但先生的批评像一道闪电劈开了这种盲目的“志得意满”,思辨在哪里,审辨在哪里,真问题在哪里?先生说“孔夫子说要做个明白的好人,不明理的真实是假真,不明道的善良是伪善”。劈头盖脸又醍醐灌顶。我们是做读书会开始阅读推广的,思辨、火花、独立思考是我们一直坚持的灵魂,甚至在2017年钟磬老师采访我时,我就可以用“世间没有绝对正确答案”“讨论永不停歇”来阐释思辨,但为什么几年以后会如此的漠视,在辅导时越发缺少针刺般的锋芒,更多满足于所谓因人引导的“温暖”,甚至有时觉得这是人近中年的“成熟从容”。于海老师用他的行动启发了我,教育了我。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批评是人类的瑰宝,于国可以听到良知的不同声音,于民可以启蒙民众的思想,于个体则是真正的成长时刻。那天晚上和两个好朋友通电话,也联络了两个小组的同学,复盘这次辅导我都用了羞愧这个词来形容自己的感受。感恩先生的批评让我迎来了重要的成长时刻。如何让青少年增强思辨,于老师说两条,一条是事上磨(就是多阅常说的致良知,向内求,做中学,学中做),来自王阳明,一条是读经典,提问题。我想补充两条,一条是文学批评,一条是在研究性学习里提出真正的问题。本周推荐一本和思辨有关的书,书名叫做《学会提问》,提问是思辨的起点与终点,起点是因为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考,终点是因为好的问题提出来的同时,成长已经在迈进了。想要参与线上读书会的朋友请关注多阅公益微信公众号,回复“读书”加入。最后请大家阅读于海老师前段时间在上海电视台的分享《于海 | 缺乏阅读是当今很多人格、道德问题的重要成因》,对于每个读书人都应该读一下。

    多阅公益 | 2020-08-23
    1947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