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2//////上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虹口菜场书屋今年的调研启动。在陪同虹口区文化局张局、虹口区图书馆韩馆走访菜场书屋时,张局铿锵有力地对我们说:“我们菜场书屋就是让菜场摊贩、劳务工这些缺少文化的群体真正拥有文化”。何其幸运,感恩上海,理想主义的多阅可以遇见这么多理想主义的领导师长。当年陶行知先生做晓庄师范需要斡旋于万难之间,而我辈在如此多的支持信任里有什么理由不殚精竭虑,奋勇努力,做到真正的文化普惠。从过去十二年阅读推广的实操经验看,一个大场景从开始实践到建立行动哲学需要三年,行动哲学变成有效体系需要三年,有效体系在其他样本完美复制又需要三年,这是一个不断失败、不断否定又不断进步的过程。躬身入局,以身试败,屡败屡战,相信相信的力量,坚持极致的专业是其中的方法论。虹口菜场书屋的蓝图是每个菜场书屋将变成一个跨年龄、跨职业、跨专业、跨社会身份的共创学习小组,一起在为城市菜场创造书香杂志、电台、书展等活动过程里互助学习,终身成长。我相信再过三年虹口菜场书屋将变成虹口的全民终身成长社区,变成中国社区文化普惠的标本案例。上周和一位朋友聊天,他问我你做阅读推广怎么越做越往下沉走,做起了工人与菜场。我说,中国本科毕业生在全体人群中约占5%,只有做到第一线的工厂、菜场、乡村才算是真正在做全民阅读推广。本周推荐的书是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 本周荐书:《乡土中国》很有幸在大学时代亲身听过费老的讲座,费老这本书启发了一代代年轻学子何为乡土,何为真正的中国。如果你还没读过,建议读下。想要参与线上读书会的朋友请关注多阅公益微信公众号,回复“读书”加入。
2020年是疫情肆虐全球、充满危机的一年,几个月来的种种困难和不便这里也不一一赘述,大家都有切身体会。疫情之下,对于自己机构今年的发展、去路,一些小伙伴们还有迷茫。直播期间的问答环节收到了6位来自公益行业的小伙伴们关于筹款、线上业务、疫情应对、员工管理、工作效率等问题,希望这6个回答,可以为大家提供些许参考和借鉴。0老师提到筹款活下去,您觉得今年疫情都透支了大部分政府基金会的基金,您家机构的筹款策略跟以往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吗?101今年会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我们机构会All in 众筹。我们是一家政府预算占总比60%-70%的机构,但今年政府预算削减幅度会非常大,这次疫情也会把企业和基金会的资金提前透支,心里就很慌、很担忧。我们之前没有做众筹,但现在面对疫情,我们机构的这个情况就好像是在“裸奔”。前段时间和教育类ngo的同行交流之后发现他们倒是气定神闲的样子,没有慌乱,原因何在?因为原本他们众筹就已经占到一大半了。我的建议是政府预算比较高的机构要做好最坏打算,今年上半年,乃至到8月份,这个资金可能都无法到位,那怎么办?从哪里获得新的资金、扩大自己的资金来源呢?除了用线上业务争取资金外,我的答案就是——众筹。0老师转到线上之后,服务对象(包括孩子家长)粘性是否会降低呢?202这次疫情期间我们的线上服务人次明显上升,2020年2月10日至3月25日,针对服务学校开放的疫情期间45天里,总计线上打卡人数10590人,总计打卡次数82806次,有12所小学、13所幼儿园参与我们的线上打卡活动。在2月的时候,我们在线上开展了第一期的上海随迁子女小学家校阅读联盟骨干教师培训,有来自10所随迁子女小学的44名老师报名,108人次参与培训直播。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服务对象的粘性不降反升,是因为他们有这个需求。我们所服务的随迁子女的老师、家长需要支持,孩子们被迫宅家,老师很抓狂,家长也很抓狂。我们就和老师进行了密切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是什么,把线上打卡的内容根据家长、老师的建议反馈不断进行调整和开发,依此做了优化。对于服务对象粘性的问题,关键还是根据他们的需求,围绕着机构的愿景使命价值观,根据服务人群的变化调整服务策略,策划活动。0老师,您作为机构负责人,突然面对这种突发性的危机的时候,您觉得负责人第一时间最需要关注哪几个问题?303★首先要做的是建立自己以及员工的心理屏障,抵御冲击,稳定人心,才能进展下一步;★第二步是一个算术问题,要理清自己的现金流,目前状态下机构还可以坚持多久,思考如何开源节流;★然后从疫情当下的刚需出发,思考我们需要做什么;★梳理清楚原本2020年的计划事项、原本2020年机构的战略地图是什么,然后考虑疫情的影响,制定今年的目标;★加强内功,关注机构的业务领域拓展、业务能力强化、管理优化等方面。我认为对于公益行业而言,这次疫情应该是史无前例的危机,但也是史无前例的机会,关键就在于你如何看待,是危险?还是机会?我相信,面对危机,更要坚信所坚持的愿景、使命、价值观。0在员工管理上,对于转线上的工作,老师是如何监督员工的绩效或者工作效率呢?404在这方面我们做得也并不是特别优秀,但是根据我们这段时间的实践,可以分享给大家一个应对线上远程办公的办法——每天做日报和日会,非常有效。复工后,我们也在继续实行日报日会,优点在于可以及时反馈,及时知道每个人的问题、状态,机构负责人可以及时回应员工的问题。其实,公益机构的管理方法和商业机构管理差异比较大,不能说是“监督”,更多的是“反馈、沟通”,要相信你的员工,不要觉得你的员工在偷懒,而是要及时反馈、相互支持。0老师,你们对机构的愿景使命很坚持!这么多年机构的使命愿景有变化/调整过吗?505在2011年,我的30岁生日的时候确定了自己的人生使命就是要推动中国国民阅读水平进步。从我进入这个行业、创办多阅公益,这么多年来,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我们的愿景使命始终没有改变,只是在文字表达上更清晰了。坦诚而言,机构的管理还一直在完善中,我们一路也犯了不少错误,但正是因为坚持了使命、愿景、价值观这么小小的但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机构才能一路走到今天,所以我希望大家也要坚信自己的使命、愿景、价值观。0线上打卡如此多的的人次,有什么小技巧?606要说技巧,那就是学习,向最好的学习,和最好的合作。创新业务的三点:1、学先进,寻找国内线上业务做得比较好的软件、工具,使用它、学习它;2、找榜样,向行业里做得比较优秀的人学习、讨教;3、找老师,你没有做过线上社群,但可以找老师教你。总而言之,做到这三点,不能说百分百正确,但是可以做到65分,偏差不会太大,并且始终牢记要为了使命愿景价值观,以专业的态度学习、做事,闭着眼睛做就是在浪费资源。本文节选自 周洋在恩派及阿里三小时志愿者平台直播的发言
2016年,稻盛和夫先生在中国沈阳面向中国企业家作了一场报告,名为《萧条中飞跃的大智慧》。以自身的经营哲学和方法为示范,稻盛先生为中国企业家分享了萧条之时战胜困难的5条心法与对策。就在2020年疫情肆虐的2月,马云向创业者、湖畔大学的学员们推荐了这篇文章,以此来激励大家。稻盛和夫提到的五条应对萧条的策略:全员营销全力开发新产品彻底削减成本保持高生产率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虽然公益机构和商业机构不一样,但是我们也可以借鉴这五条,从中学习。Part.1稳住人心,动员战斗状态稳住人心 ≠ 说假话我们没问题机构现在很好……我们要向团队完全透明地交代机构的现状,今年,在多阅的价值观里我们最需要加强的就是透明,也多次向伙伴们强调要“透明”。全员营销在商业机构里是指每个人都要去营销,但对于我们而言,是要让每个人有危机感,包括我在内,多阅进入稳定期后有段时间“放松”了,有了懈怠的状态。现在已经很不错了好好做现在的就行不要逼这么紧晚一两天也不是什么事儿又不是商业机构钱又不多日子开开心心地过就行……但是和大家说清危机后,我明显感觉到团队战斗力增强了,大家是在做愿景使命价值观相关的事情Part.2全力开发新产品这次疫情危机,我觉得所有同行都应该去认真思考这两个话题,从这两个方向出发,开发新产品,对原有的进行优化升级:发展线上 & 拓展社群我们的苗苗阅读、书香城市建设所有的工作都转为线上。苗苗阅读在线上也可以做评估、产品优化,我们已经把教师培训转成线上形式,打卡、种子教师和家长的培养都是可以在线上做的。我们也在尝试做线上的品牌阅读活动,看能不能拉动爱阅读的老年人,做成一个线上读书社群……愿景在,使命在,价值观在、生态在,只是把它们转成线上。不是为了线上而转线上,而是要从你的愿景使命价值观、从可以实现愿景使命价值观的战略地图的角度去开发新产品、去转到线上。 挺过疫情,多阅又有了新的力量,原本我们线下就发展得很好,现在又增强了线上的力量,线下线上合二为一,就可以更高效地去实现我们的愿景、使命、价值观。Part.3削减成本充分利用国家针对这次疫情颁布的政策,该缓则缓,保证现金流,原来该砍没砍的部分都砍掉,强调节俭。Part.4保持高生产率要比之前更加注重小伙伴们的工作效率。因为疫情,大家的工作内容都会有调整,我会联系每一个小伙伴,一起沟通调整后的工作内容,尽量匹配他们的意愿。其实小伙伴们不乐意的话,他的效率也会很低的。Part.5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团队沟通透明化,小伙伴们要了解各自的工作进程。同时努力构建内部分享,相互信任支持的文化。_____________END_____________能做到这五点,相信大家早晚会转危为安的,虽然我们还没有完全安全下来,但是我有这个信心,很多伙伴在忧虑资金的问题,对此我想说,你按照你的愿景使命价值观在做正确的事,你创造了效率、创造了价值,那么会有人为你的这个价值买单的。我们的线上打卡一天服务10000个随迁子女,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价值。虽然在2月的时候,我们筹不到钱,但是在3月、4月,我们可以筹到这笔支持我们的伟大事业、支持我们的愿景使命价值观、支持我们这个线上产品的钱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向内求,致良知,你可以自问做公益的初心是什么?有没有创造价值?拿着这个价值去找资方、和资方商谈会容易很多。另外一个大的认知就是,即使是危机之下,善意的资金永远存在,但是善意的资金会投向那个更高效、更专业、资金的使命更贴近的地方。为了我们的使命,我们一无所求,所以我们可以动员人心,可以汇聚商业不能汇聚的力量,再加上我们可以学习它们、甚至拥有和它们旗鼓相当的专业,就能解决商业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才是公益的价值。公益的本质是专业+动员+人心,但是它作为一个组织和商业是一样的,也要追求效率、创造价值、与伙伴合作。公益和商业的区别就在于公益解决的是现在给你一亿人民币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现在给你一亿人民币,你马上就可以解决问题,那很显然这不是公益,如果政府颁发一个文件就能解决的问题,那显然也不是ngo要去解决的问题。第三部门*要去解决的是第一、第二部门解决不了的问题。“旗在手,跟我走”,疫情之下,大家应该更加坚信自己的愿景使命价值观,这就是我们的武器,它曾经帮助你穿越初创时期最困难的至暗时刻,那么相信在这一次疫情中,它也同样会给你穿越黑暗的力量。*第三部门又称为志愿部门(Voluntary sector),是一社会学与经济学名词,意指在第一部门(Public sector,或称为公部门)与第二部门(Private Sector,或称为私部门)之外,既非政府单位、又非一般民营企业的事业单位之总称。本文节选自 周洋在恩派及阿里三小时志愿者平台直播的发言
2020.04.15//////本周有多项工作取得进展,但最值得记录的事情是为苏州优诺建立工人读书会。在钟老师的大力协助下,我们与苏州优诺工人读书会的第一次共创工作坊在线上完美举行。做了十二年读书会,服务了八年流动儿童,这是生平第一次给工厂一线工人做读书会。当听到德翔总说给员工减少两小时工作时间用于读书并且不减薪时,当听到不少初高中学历的一线伙伴对于阅读的渴求时,我不由得心潮澎湃。我一直无比相信每个生命都是一个金矿,前段时间和德翔说,我做你们企业读书会,有一个坚信,坚信两年以后你们一线工人中会涌现出不亚于硕士博士的真人才;有一个目标,我希望形成自组织,两三年后彻底退出辅导,由你们工人团队自运营;有一个利益点,我希望把你们做出标杆,中国未来有一万、十万、甚至百万制造业企业愿意推进工人读书会。在阅读推广的核心方法论里,去中心化与赋能受益者变成行动者是我们一贯坚持的。工人读书会应该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完美结合,最终形成由公司指导下的工人自组织。多阅赋能工人骨干组织读书会的终极目标是退出辅导让他们自运营,这是我们所有阅读推广的基石目标。这周推荐的书目是《平如美棠》,纪念饶平如这位刚刚离开我们的世纪老人。>>>>> 本周荐书:《平如美棠》这本书是老人记录他和妻子一生的自述,书名就是两位老人的名字。多阅有幸在三年前组织过老先生的读书分享会。如果你问我逝水流年里最好的爱情是什么模样,我想说就是平如美棠的样子。想要参与线上读书会的朋友请关注多阅公益微信公众号,回复“读书”加入。
上海随迁子女小学家校阅读联盟是由华东师范大学李家成教授等教育专家和上海多阅公益文化发展中心组织共同发起的书香校园建设交流联盟平台。自2018年9月8日召开第一次联盟会议,历时一年半,在李家成教授等教育专家的指导和多阅公益苗苗阅读团队的协助下,各联盟校不遗余力推进家校阅读,用阅读为教育搭桥,推动流动儿童教育公平。在2020年3月29日的第六次联盟会议后,联盟整理发布了11个长期研究课题,列表如下。联盟内现有12所上海民办随迁子女小学,覆盖近万个流动儿童家庭。现已召集联盟内近200名各校一线教师,自愿参与这些研究课题的实践与研讨。特向社会各界发起招募,诚邀有意愿的学者、专家、老师、研究生等进行合作,共同研究如何以阅读为桥梁,推动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如果您对以上课题感兴趣,也希望进行这些方面的研究、实践与探索,并且符合以下条件,认同以下合作模式,欢迎与我们取得联系,谢谢!我们希望您——1、认同家校阅读联盟理念,对流动儿童教育公平保持关注,希望通过阅读推动教育公平,并且有所实践,具体可以是以下二者之一: A. 教育、阅读推广等相关专业的教授、博士研究生,个人或课题组均可; B. 具有丰富一线教学与阅读推广经验的优秀教师;2、在教育、阅读领域有一定的积累,有自己的研究成果,可对联盟教师进行指导;3、能抽出一定的时间指导联盟教师开展研究与实践活动,平时能对参与合作的课题小组进行日常指导,每个季度至少参加一次家校阅读联盟的课题研讨会议,并作为专家导师进行点评指导。我们将为您提供——1、一个平台——家校阅读联盟平台目前已覆盖12所小学,近万个流动儿童家庭,并且联盟运作机制成熟,可以长期进行实践研究。2、一个机会——通过课题研究合作,指导上海随迁子女小学的一线老师进行阅读、教学实践,共同推动流动儿童教育公平。3、一份回报——对于参与联盟课题研讨并进行指导的专家老师,我们会给您支付一定的公益专家费,感谢您的辛勤付出、专业指导。如有合作意向,请填写以上表单进行登记,我们会及时与您联系,谢谢!上海随迁子女家校阅读联盟联系人:周洋 15618716897邮箱:zhouyang@duoyue.org家校阅读联盟相关推荐阅读:2020.3.29 第六次联盟会议报道2019.11.27第五次联盟会议报道2020.3.26 第二期骨干教师培训报道2020.3.18 苗苗阅读线上打卡优秀作品集2《让随迁子女的阅读“流动”起来》《疫情之前,苗苗阅读是怎么做的》
2020.04.10//////这周多阅最大的事情是真阅读社群正式上线。真阅读社群的策划始于2017年,源于我始终相信——阅读是真正有用的,是真正能启发生命成长的。我们的阅读理念是不假人手,自己真正的阅读好书。真阅读,真思考,真讨论,真行动,真成长,是这个社群最大的特点。发布当天我和负责的同学说,慢慢走,必然到。我们不求有多快的步伐,但是每一步都要走得坚实,路再远,也必然到达。我们把前一百个读者连接好,设计好运行模式,一千、一万、十万就一定会迟早到达。在事情的规划里,有太多偶然随机事件,但只有一种情况下我们有可能进入必然世界。那就是我们做有利于世界,且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事情,同时我们不断付出不亚于常人的努力,不断向高手学习完善自我,路途即使再崎岖时间再漫长,也会走到目的地。我们八年流动儿童阅读公益路上,无论幼儿园流动书箱还是随迁子女小学家校阅读联盟,都是没有先例可以借鉴的创举,磨合过程中也遇到很大困难,但最终慢慢实现的原因就是以上的几点,就是我们的愿景使命价值观。有兴趣加入真阅读社群的伙伴可以点阅《真阅读阅读社群招募 | 人生有何Book》加入!本周推荐书目是《王阳明大传》,作者是日本研究王阳明最深入的学者之一,通过这本书你可以借着王阳明的生平理解知行合一的心学。>>>>> 本周荐书:《王阳明大传》想要参与的朋友可以关注多阅公益微信公众号,回复“读书”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