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金秋九月,丹桂飘香,正是深耕文化、播撒阅读种子的好时节。2025 年 9 月,多阅系统性推进各类阅读公益项目:在乡村端,聚焦儿童阅读需求,深入学校调研、拓展合作资源、完善志愿者体系,同步推进课程研发,让阅读陪伴穿透地域限制;在城市端,以多元场景为载体,通过读书会、观影荟、手工体验丰富文化生活,更将阅读延伸至菜场社区,让书本知识与真实生活深度联结。阅读桥:九月,2025年多阅阅读桥进入落地执行阶段。我们重点围绕乡村学校走访、合作拓展与志愿者体系建设等工作,为远程阅读课程开展奠定基础。项目组于9月上旬深入寻甸县3所乡村学校进行走访,与各校负责人及语文教师面对面交流,全面调研学生阅读现状与需求。通过实地观察和访谈,我们发现学校普遍存在课外读物更新不足、阅读形式较单一等情况,多数学生阅读能力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据此,我们有序开展评估工作,共发放学生阅读小调查问卷489份,为后续课程研发和评估提供依据。为扩大课程高质量覆盖,我们积极拓展高校合作,与4所高校公益社团达成新合作。同时,完成了39名核心运营志愿者及256名授课志愿者的招募,并于9月下旬组织开展了六期线上培训,全面提升志愿者的服务能力。此外,图书采购与配发工作稳步推进,目前大部分合作学校已收到图书物资。雷家庄小学小朋友收到图书图片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金源乡安秧小学图书室乡村学校阅读赋能广播员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广普通话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多阅公益于9月24日至25日携手文山市多所乡镇中心学校,共同组织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公益活动,受到了参与师生的广泛好评。活动期间成功举办了“盘龙童声亮,文山雅韵流”朗诵比赛决赛。比赛特邀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首席主持人李欣与上海立达学院教师葛梓涵担任评委,分设小学组与中学组两个赛场。李欣老师还围绕“在声音中找到自己”和“在出口成章之前”两大主题,为两所学校师生带来了语言表达专项指导,内容涵盖呼吸控制、语气调节等实用技巧。葛梓涵老师则走进三所乡村学校,开展小主持人专业培训,从角色认知到形体礼仪与场景实战,系统提升了学生的口语表达与主持能力。此外,文山市薄竹镇老回龙中学于本年度秋季学期正式加入项目课程。项目组还与各合作学校开展了座谈调研,围绕校园广播站建设、内容策划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为持续推进乡村校园广播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九月份,乡村学校阅读广播员赋能项目线上朗读日常陪伴课程也取得新进展——首批志愿者招募与培训工作已顺利完成,目前已在三所乡村学校开课,其余学校将于节后陆续启动相关线上教学。“戏剧花开”经典阅读戏剧社团九月,“戏剧花开+多阅”乡村经典戏剧阅读课在新课研发、校园联结和开学准备上都取得了扎实的进展。本月,项目组顺利完成了《皇帝的新装》《九色鹿》《木偶奇遇记》《爱丽丝梦游仙境》所有课时的研发工作。志愿者们精心准备了每一幕的戏剧游戏和互动环节,等待和孩子们一起,在欢笑中走进阅读的世界。2025秋季学期戏剧课部分游戏设计此外,我们已与雨伞联合小学、查姆小学顺利敲定了本学期的课程表,新学期的新篇章即将开启。同时,我们也和昆明城市学院表演系的优秀志愿者们共同确定了本学年的工作安排。有了这些专业、热情的新伙伴加入,我们对接下来的课堂充满了更多期待。2025秋季学期戏剧课课程安排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好的体验,我们提前安排了教学设备的调试,也完成了课堂物料的设计。为孩子们准备的戏剧课队服,展示了孩子们自己的创造力,帮助孩子们感受到课堂的仪式感和团队的归属感。队服设计部分logo设计苗苗阅读:9月,苗苗阅读开展志愿者招募工作和校方联络工作。月初完成两所合作学校的细节对接,明确参与班级、上课时间、授课形式及内容等关键事项;随即启动为期两周的志愿者招募工作,为后续服务奠定人员基础。9月下旬正式开展志愿者专项培训,重点围绕上课流程熟悉、授课技巧实操等内容展开,助力志愿者提升服务能力,确保后续活动顺利开展。书香城市建设:荟书房:· 读书会 ·2025 年 9 月,高行镇 “文化公益基地” 在新行路 340 号 308 室开展 4 场读书沙龙活动,累计参与人数 45 人。所有场次均围绕同一主题书籍《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科学的批判性思维》展开,活动采用 “领读解析 + 互动讨论” 的模式,打破单向阅读的局限。在每场活动中,参与者围绕书中 “区分科学与伪科学”“培养批判性思维” 等核心内容深入交流,分享自身在生活中遇到的 “伪科学” 现象及辨别经验,不仅深化了对心理学知识的理解,更提升了理性思考能力,营造了严谨且活跃的阅读学习氛围。9月10日活动现场· 观影会 ·2025年9月,荟书房开展4场观影荟活动,累计参与人数24人。每场活动围绕特定影片展开,9月5日放映《老师・好》,带领参与者重温校园时光,感受真挚的师生情谊;9月12日放映《银河补习班》,以父子故事为切入点,传递多元教育理念与成长力量;9月19日放映《走路上学》,通过孩子求学的艰辛历程,让参与者体会亲情的温暖与坚韧的品质;9 月26日放映《一点就到家》,借乡村创业故事,激发参与者对梦想与奋斗的思考,每场活动均为参与者提供了情感共鸣与精神启发的空间。9月5日活动现场· 手工活动 ·2025年9月,荟书房开展3场特色手工活动,累计参与人数74人。9月6日开展 “非遗糖画” 活动,专业老师现场演示糖画制作技艺,参与者亲手体验熬糖、绘图的过程,感受传统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9月13日开展 “草木染帆布包” 活动,指导参与者运用天然植物染料进行染色创作,在动手实践中发挥创意,制作出专属的个性化帆布包;9月20日开展 “灯彩” 制作活动,从灯架搭建到灯面装饰,参与者逐步掌握传统灯彩的制作技巧,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收获成就感,同时加深了对传统手工艺文化的认知与喜爱。9月20日彩灯活动现场菜场社区服务点:9月,虹口区图书馆联合上海多阅公益文化发展中心,在奎照路菜场社区服务点共开展2次阅读陪伴活动,累计服务10名学生,引导儿童在真实菜场环境中理解食物来源,激发感恩之心与探索精神。奎照路菜场社区服务点结合秋季丰收的季节特点,于9月21日围绕绘本《谢谢你,好吃的面包!》开展主题伴读,志愿者带领孩子们通过“面包蹲蹲乐”破冰游戏认识食材,共读绘本理解食物旅程,并绘制“感恩面包”表达对劳动的理解;9月27日,活动进一步深入菜场实地,孩子们持“面包食材寻宝卡”分组走访鸡蛋、乳制品、粮油副食等摊位,担任“小记者”采访摊主、记录观察,并在“创意灵感工坊”中绘制“面包的好朋友灵感卡”,集体展示于“面包灵感墙”,在探索中深化对食材来源的认知。10月,活动将继续围绕生活场景与阅读共创开展,期待孩子们在真实课堂中收获更多成长与惊喜。结语:九月的阅读公益实践,是乡村与城市阅读生态共促共荣的生动缩影。在乡村,从学校走访摸清需求、志愿者培训夯实基础,到戏剧课程研发、广播员赋能开课,每一项工作都为乡村儿童搭建起更广阔的阅读成长平台;在城市,荟书房的文化活动传递温度,菜场社区的阅读实践打破边界,苗苗阅读的前期筹备积蓄力量,让阅读真正融入生活场景。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合作学校、高校社团、图书馆及全体志愿者的携手支持。展望十月,我们将延续 “真阅读,真改变,真成长” 的理念,持续推进乡村课程落地与城市场景拓展,让阅读的力量渗透更多角落,助力更多人在文字与实践中收获成长,让公益文化之花持续绽放。